北京時間11月30日,德國籍青訓教練喬迪和梅克爾在接受新華社的采訪時評論了當前的中國足球。喬迪和梅克爾表示:在年輕人才與青年足球的發展方面,中國足球是沉睡的巨人。此言一出,還是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很多球迷認同兩位在中國工作的基層青訓教練的觀點:中國足球并不缺少人才,只是缺少進一步培養人才成為巨星的能力。反對者則認為中國足球現在已經糟糕透了,踏踏實實搞青訓工作、一點一點謀求進步比什么都好使,不要說這種好高騖遠的話、自我評價過高。
喬迪表示:“中國很有可能成為成績世界頂級的國家之一,如果他們遵循自己的指導方法,從小培養孩子,并改善全國的青訓體系,中國將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但需要依靠耐心與合理的計劃,包括工作團隊的穩定性。改變方向會延緩發展進程,因為不同的模式會以某種方式發生沖突??紤]到在中國有許多孩子為足球而瘋狂,中國有著巨大的潛力。我們看到大量的投資者進入中國足球市場,并且足協也為發展足球做出了努力。在我看來,建立一個針對中國足球的制度至關重要。”
從喬迪的話中看到,他所認為中國足球潛力很大的原因在于中國有很多為足球瘋狂的孩子。作為基層青訓教練,喬迪和梅克爾對于中國基層的青少年足球的了解程度可謂是非常深入,他們所言的情況也基本符合中國足球的現狀。但是問題也擺在面前,雖然14億人中有幾百萬幾千萬熱愛足球的青少年,但是為什么就是找不出最強的那11個來呢?這就涉及到了青訓、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內容。其實足協和體育總局早已著手進行了對這方面的改善。前不久,足協的限薪令等政策進行了對中超聯賽的改革,其中就有為了促進青年球員登上職業聯賽而限制30歲以上老將登場的政策。此外,發改委也著手推動了基層足球場地設施的建設。以上種種,都是為了促進中國基層、青少年足球發展而做出的努力。
不管中國足球是不是沉睡的巨人、能不能被喚醒,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正確的道路上進行改革、持續不斷的改革。聯賽要改革,國家隊也要改革,基層足球更要改革。翻看歐洲足球強國的歷史,他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在職業足球發展的早期也經歷了十幾年、幾十年的探索。雖然這個時代是一個浮躁的時代,但是對足球而言,要不得一點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