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Lab無界美術館內的光影作品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 供圖
近幾年,上海的網紅“打卡點”越來越多。
流光溢彩的燈光森林,迎風蕩漾的多彩花海,不斷生長的花朵,璀璨奪目的小宇宙……走進上海黃浦江畔這幢名為“teamLab無界美術館”的建筑,一組組光與影的絕妙展示與互動,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娓娓道來,成為上海又一處網紅“打卡點”。
作為上海特色鮮明的文創園區之一,從工業遺產轉型而來的錦和越界世博園內,網紅“打卡點”遠不止這一處。無界美術館的旁邊,作為獨立藝術家聯合創作空間的“越界XMUSEu&m移動的頭腦博物館”,自今年4月開館以來,已發布展覽和特色藝術創意活動30余次,吸引了近萬名設計、藝術愛好者的參與。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上海已擁有不少這樣特色鮮明的文創園區,而越來越多的文創園區成為深受市民游客所喜愛的網紅‘打卡點’。”上海市文創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部分文創園區通過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和產業發展基礎,明確自身建設特色,堅持聚焦重點領域和行業,形成了核心主導產業清晰、產業特色鮮明等優勢。
開館不到一個月便已成網紅“打卡點”
流動的水、不斷生長的花朵、飛翔的八咫鳥……走進teamLab無界美術館的人,幾乎都會驚嘆于這里炫目而舒適的光影效果。teamLab的作品讓人很有沉浸感,不僅因為視覺上有很好的效果,耳邊的音樂也讓人沉迷,仿佛走進一個“異次元”。
位于黃浦江畔錦和越界世博園內的teamLab無界美術館
迎風蕩漾的花海中,花朵會隨著游客的腳步讓路;列隊前行的小動物,用手去觸碰一下,會回頭看你;長長的線條組成不斷流動的水,所到之處水流會變換方向……
2018年,teamLab在東京開了第一座美術館,僅第一年到訪人數就超過了230萬人次,成為年度到訪者最多的世界最大規模的單體藝術家美術館,風靡全球。
今年11月5日,上海在黃浦江畔迎來teamLab的第二座美術館,開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便已吸引了很多市民游客前來“打卡”,迅速成為上海又一處網紅“打卡點”。
主辦方介紹,這座美術館面積約6600平方米,呈現了teamLab團隊約50件藝術作品,其中包含了首次在世界范圍內公開的作品、比東京館大1.5倍的《燈之森林》和首次以完成狀態展出的大型光群體互動裝置《光群落》等。
上海將建立文創園區信息庫
teamLab無界美術館所在的園區,是從工業遺產轉型而來的錦和越界世博園。這塊位于黃浦江畔的區域,曾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浦西片區的城市最佳實踐區,承載著很多市民游客的世博記憶。
位于上海黃浦江畔的錦和越界世博園
如今,這里已打造成為一處以文化創意賦能、藝術造勢的雙遺存文創園區。該園區總建筑面積約5萬平方米,將工業園區、文化活動、藝術創意融入公共空間,打造了一個集藝術、設計、社交、休閑于一體的跨界融合空間。
近年來,上海各具特色的文創園區正越來越多。來自上海市文創辦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上海的市級文創園區總數已增至137家,其中20家認定為市級示范園區。其中,不少文創園區特色鮮明,產業集聚開始形成。
比如,以藝術業為主題的M50、田子坊等,以創意設計為主題的8號橋、800秀等;以時尚產業為主題的尚街Loft、時尚園等;以網絡信息和軟件為主題的慧谷軟件園、天地軟件園等。
上海黃浦江畔的錦和越界世博園
上海市文創辦透露,下一步,將建立文創園區信息庫,發布文創園區地圖,展現全市137家文創園區的產業特色、公共服務、招商和地理位置等信息,推動文創園區與企業雙向對接,促進文創產業要素資源共享,并在企業服務云、全市產業地圖等平臺同步展示。
同時,上海還將打造獨特文創氛圍。在符合安全和規劃前提下,鼓勵文創園區進一步設計改造建筑外觀、內部空間和公共設施,打造保留歷史文脈、充滿創意氛圍的獨特產業載體。對若干地理位置鄰近的文創園區,鼓勵與周邊社區、街區統一規劃、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