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枝特區落別鄉,有這樣一個人,將傳承傳統文化當做自己的使命,把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當做自己的目標,她就是六枝特區合怡興民族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韋厚珍。
韋厚珍從小就學習刺繡、蠟染技藝,但外出打工多年的她返鄉以后發現,這些民族傳統技藝正在逐漸流失,如果不想辦法傳承下去,很可能會失傳。而在沿海經濟發達的城市,民族傳統手工藝品非常受歡迎,特別是一些民族風情酒店、民宿對蠟染畫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她想到了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成立合作社,把落別鄉有刺繡蠟染手藝的婦女召集起來,既傳承傳統手藝又帶動更多人就業。
除此之外,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來學習傳統手工藝,合作社還與六盤水市關工委、六枝特區關工委一起舉辦免費傳統手工藝培訓班,學員培訓期間每人每天還可領取50元的生活補助,培訓結束后,考核優秀的學員,就可以接到合作社的訂單。
家里完成訂單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能增加收入,每月最少一千多元
合作社每年無論虧盈,都要聯系牛角村30多戶貧困戶,每戶給予一千到一千二百元的現金資助,截至目前,共免費培訓學員300余人次,帶動全村46戶168名婦女就業。
這五年來,韋厚珍帶領的團隊先后榮獲“國際新手工藝運動”優秀獎,貴州省“鄉村振興巾幗行動”示范企業、六盤水市婦聯“十佳繡娘”等榮譽稱號。
2019年,韋厚珍入選全市誠實守信“身邊好人 涼都榜樣”
刺繡是布依族婦女的一種手工藝術,歷史悠久,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有布依婦女“腹下系五彩挑花方幅,如綬”的記載,說明布依族刺繡在明代就已盛行,而且相當精致。
刺繡方法多種多樣,有平繡、挑繡、編繡、騎繡、剪貼繡等。刺繡的圖案有人物、花草、飛鳥、蟲蝶、動物等,圖案都是用幾種顏色繡出,有寫實的,有寫意的,也有各種幾何圖案。
資料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國
手持一顆小小繡花針,守住青山綠水,繡出幸福生活
合作社部分作品展
花紋栩栩如生,技藝精巧,色調和諧
針法運用多種多樣,有平繡、辮繡、纏繡、挑繡等
圖案按實際需要和個人經驗決定針法顏色的搭配
技藝嫻熟的高手不用圖樣也可以隨心所欲飛針走線
刺繡是每個布依族姑娘必學手藝,是心靈手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