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偏旁組塊規律
一、可寬可窄
困難像彈簧,你弱他就強。筆畫也是一樣的,有這么一類部件,當下面有主角筆畫閃亮登場時,這類部件就乖乖變短,收斂光芒;當下面有豎向的主筆時,這類部件就成了匹若曹的鼻子,變得長長的,大放異彩。這些可長可短的筆畫偏旁有哪些呢?
可寬可窄書寫小竅門:
1. 變窄:當下方有撇捺、橫畫,豎彎鉤做主筆時、上部部件要寫窄,如"芳、榮、花"、"它、安"、"究、窯"、"零、雹"等。
2.變寬:當下方沒有主筆或有向下伸展的主筆,如豎、豎鉤、橫折鉤時,上部部件要寫寬。
如"節、芽、茼"、"寧、宵"、"穿、簾"、"霄、霏"等。
3.特殊:當下面部件較小時,如"田,日"等,一般上部要寫大,如"苗、雷、雪、宙"等。
二、圍繞型
老師或者家長都會對學生說:當有陌生人要伸手抱你時,記住,朝反方向跑,跑向沒有包圍的那邊。字也是一樣,被包圍了,趕緊跑!跑跑形的字多集中在左右包圍中,如左上包右下、右上包左下、左包右中。當圍繞是從天而降時,我們不能逃避,要奮起向上沖,這就是上包下結構的字,如"春字頭、父字頭、大字頭、人字頭";當圍繞是從下方而降來時,我們要保持距離,不跑也不靠近。
圍繞型書寫小竅門:
1.被包圍要跑:被包圍的部件反方向遠離。
2.迎難而上:下方的部件要靠上書寫。
3.保持距離:當下方有筆畫圍繞上方,上方與下方保持不遠離不靠近。
三、壓扁拖上
"灬"本意為烈火,學生在書寫四點底時,四個點千奇百態 ,整個字也就像站在火上,扭來扭去。還有一些獨體字做字底時,橫向筆畫拉長,承托上部,豎向筆畫縮短。和"坐轎子"很像,一個人坐上方,下面有個長長的棍子連著座位承托上邊,就像拉長的橫向筆畫;抬轎子的兩個人就像豎畫一樣,被壓得直不起腰,縮短。
特殊組塊規律
當一個字中有兩個同樣部件時,我們稱之為"雙胞胎",雙胞胎一般處理為左小右大,上小下大。如"林、嬰、慧、炎、昌"等。當遇到品字形結構時,一個口訣為"上正左斜右舒展",即上邊的字要寫正,左邊的整體要向左傾斜,右部的要寫大,主筆多出現在右部。如"品、森、淼、鑫"等。三個部件書寫,我們稱之為"漢堡包"結構,在"左中右"中,當中部有豎向筆畫時,如"街、湖"字,三部的上方的位置為低高低;當中部有橫向筆畫時,如"測、例"字,三部的上方的位置為高低高。
部件組塊規律學習法主要針對學生在書寫偏旁部首時的總體規律,通過類別組塊學習,快速記憶同類規律書寫技巧,當然每個規律技巧中都會有一些例外的生字,我們只是記憶這10類最普遍的規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