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新聞 >

    任何一條和樓市有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引起躁動

    條評論

    任何一條和樓市有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引起躁動

    2020年7月,湖北宜昌市一房地產樓盤。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2020年7月,湖北宜昌市一房地產樓盤。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記者 辛圓

      任何一條和樓市有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引起市場的躁動。

      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該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根據《契稅法》第一、二、三條,在轉移土地、房屋權屬時,承受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的納稅人,應當繳納3%-5%的契稅。

      有過買房經歷的人都知道,目前契稅稅率多在1%-3%。有自媒體稱,如果以300萬每套的總價計算,《契稅法》實施后,意味著買房要多交契稅4萬-6萬元。一時間,“今年不買房,明年多掏錢”成為網絡熱議話題。

      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契稅法》出臺前,契稅的征收依據是1997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該條例第三條明確,契稅稅率為3%-5%??梢?,《契稅法》并未對稅率進行調整。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明年9月開始實施的《契稅法》,還是1997年實行至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在明確稅率后都緊接著一句話——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并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

      “從全國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基本沒有按照5%(征收契稅)的,基本都是3%左右,很多城市出臺的減免契稅的政策后,契稅也就在1%-3%。”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對界面新聞說。

      公開資料顯示,以上海為例,90平及以下住房,首套房契稅按總房款的1%繳納,非首套按3%繳納;90平以上的,首套房契稅按1.5%繳納,非首套,按3%繳納。再如,長沙規定,首套和二套房產小于或等于90平的,均按總房款的1%繳納契稅;大于90平,首套按1.5%。二套按2%。

      本次《契稅法》在繼續賦予地方政府制定適用稅率的同時,進一步指出“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城施策、因人施策地對樓市進行調控。

      “就今年的政策內容看,契稅政策更多強調的是契稅補貼,所以也談不上契稅稅率提高一說。”嚴躍進說。

      今年上半年,部分三、四線城市為提振內需出臺了一些針對購房需求端的刺激政策,契稅補貼即是形式之一。

      比如,今年2月,衡陽市住建局等十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到,購買新建商品房和存量住房(即二手房)所繳契稅稅率為1%的,政府全額補貼,所繳契稅稅率為1.5%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的2/3對購房人予以補貼,所繳契稅稅率為2%以上(含2%)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的50%對購房人予以補貼。

      再如,根據廣西欽州市的政策,今年3月在欽州購買新建商品房的,按已繳契稅為基數,契稅補貼比例為100%;4月購買,補貼比例為80%;5、6月購買,補貼比例為50%。

      嚴躍進表示,相較于1997年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契稅法》的出臺標志著契稅領域的法規從過去的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這對于后續規范和指導住房等交易有更強的約束性。

      “在住房領域有三個重要的稅費項目,包括契稅、增值稅和個稅。后續待增值稅法通過,住房交易的三大稅費項目都將具有明確的法律支持,相關效力更高。”他說。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