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新聞 >

    美國對全球電子產業具備“卡脖子”的能力

    條評論

    美國對全球電子產業具備“卡脖子”的能力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道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3日刊載題為《美國芯片產業謀劃回歸本土生產的路徑》的報道。報道指出,美國對全球電子產業具備“卡脖子”的能力。不過許多先進芯片在美國設計,但只有大約12%的芯片在美國制造。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芯片企業上次低聲下氣地向華盛頓求助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它們正承受來自日本企業的強大攻勢。

      其結果之一是建立開發尖端制造技術的公私合作關系。這幫助美國在一個由它開創的產業中重回正軌。

      相比之下,美國企業如今在全球芯片產業的許多領域占據主導地位。

      它們約占全世界芯片銷售額的一半,而用于設計和制造芯片的復雜技術有很多來自美國設備制造商。這讓美國對全球電子產業具備“卡脖子”的能力,使其能夠威脅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其他被其視為敵對的中國企業造成嚴重損害。

      然而,隨著貿易緊張關系加劇,以及業界呼吁美國納稅人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支持,這未能阻止華盛頓對一個迫在眉睫的薄弱環節的擔憂日益加劇。許多先進芯片在美國設計,但只有大約12%的芯片在美國制造。

      長期擔任芯片產業分析師的美國超大規模集成技術研究所董事長丹·哈奇森說,政客們對這一差距的擔憂,甚于他們當年對與日本競爭的擔憂。他說:“最終,美國決定堅持自己的立場。”

      與中國日益緊張的關系也凸顯了美國依賴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制造芯片所導致的潛在弱點。處于中心位置的是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一家“代工企業”,或者可以說是一家純制造企業,為英偉達、高通和超威半導體等美國企業生產芯片。

      美國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高級主任肖恩·蘭道夫補充說,盡管眼下不需要納稅人的支持,但電子產業不斷加劇的緊張氣氛敲響了“警鐘”。他說:“全球供應鏈似乎在收緊,尤其是在關鍵或戰略性技術方面,而芯片在這份清單上處于首位,或接近首位。”

      芯片產業高管聲稱,其他國家提供的補貼削弱了在美國投資芯片制造的吸引力。得到阿聯酋阿布扎比支持的美國代工企業格羅方德半導體公司2019年同意出售其位于紐約州東菲什基爾的一家美國主要工廠。這家工廠曾經是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芯片制造帝國的旗艦工廠,但后來IBM退出了這一行業。

    2010年1月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上,參觀者在高通展臺參觀。新華社
    2010年1月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消費電子展上,參觀者在高通展臺參觀。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