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5來源:江蘇學習平臺作者:章壽榮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進入新時代,我國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既對鄉村治理提出新要求、新挑戰,也為鄉村有效治理、實現善治開辟了廣闊的社會空間。為確保鄉村治理沿著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軌道運行,要從四個向度著力。
鞏固提升黨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
在許多地方的群眾當中,流傳著一句話,叫“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群眾的語言是樸素的也是深刻的,傳遞出一個重要信號,就是群眾對黨的高度信賴、對有一個好的黨支部充滿期待。
黨的基層組織是鄉村振興的“主心骨”,扮演著思想引領者、發展帶頭者、組織協調者、權力監督者等重要角色,是新時代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核心領導力量?;鶎狱h組織好不好、強不強,直接決定鄉村治理的成效。一些農村之所以治理不好,根源在于黨組織軟弱渙散,缺乏號召力,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相反一些農村治理搞得好、鄉村振興呈現新氣象,總是離不開一個堅強的黨支部。
只有把基層黨建同鄉村治理緊密結合起來,鄉村振興才能有堅強的政治保障。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實施鎮村干部培訓提升、萬村善治推進、平安鄉村建設等行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下沉資源、服務、管理至鄉村基層,讓農村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
在鄉村治理的實踐中,我們要堅決破除對黨的領導的極端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戰斗堡壘作用重視不夠等問題,始終將黨管農村工作要求貫穿到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全過程,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引領發展、培育人才、鄉風塑造、生態維護等諸多方面的主力軍作用,才能確保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不斷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