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新聞 >

    繼四川后,水電大省云南也在“等水來”

    條評論

    繼四川后,水電大省云南也在“等水來”

    據云南氣象局數據,今年以來(2023年1月1日至4月20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為34.6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63.6毫米(64.8%),為近五年來降水最少年份。昆明市今年以來平均降水量為6.9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61.9毫米(90%)。當地氣象水文部門此前預測,2023年云南省大部分地區降水總量正常偏少。預計5月中旬至下旬,全省各地陸續進入雨季。

    云南水電季節性波動明顯,每年的6-10月為豐水期,水電在全省發電總量中的占比甚至超過90%;而在12月和次年1-4月的枯水期,水電出力疲軟,需要火電彌補不足。據澎湃新聞了解,去年以來的來水偏枯、水庫低水位及火電裝機不足等因素疊加,導致云南在當前枯水時節的電力供應形勢更趨嚴峻。

    放在稍長的時間尺度上,云南的電力保供任務也并不輕松。“豐緊枯缺,總體偏緊,存在一定缺口”是該省能源主管部門對其“十四五”時期電力供需形勢給出的判斷。在擺脫“棄水”困局之后,由于鋁硅等高耗能產業的密集落地,云南的電力供需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電力供應將在不短的時間內持續偏緊。

    “西電東送”送端省電力緊缺

    云南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水電在其電力結構中約占80%,位列全國第二。該省也是“西電東送”的重要省份,依托豐富的水電資源,云南于1993年開啟“西電東送”,逐步形成云電送粵、云電送桂、云貴互濟、云電入瓊格局。

    來水偏枯,已經體現在云南水電運營商的一季度發電表現上。

    實施“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核心企業、總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均占云南省三分之一的華能水電(600025.SH)在4月21日公布的2022年財報中稱,隨著全球變暖加劇及極端氣候頻發,瀾滄江流域來水的不確定性與極端來水的風險也越來越高。2022年瀾滄江流域主要斷面主汛期來水創歷史同期最枯,2023年年初梯級電站蓄能同比減少,水電發電量增長困難。對此,公司將繼續“度電必爭”,全力協調梯級水電最優方式運行。

    一季度,華能水電完成發電量156.10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44%,上網電量154.84億千瓦時,同比減少11.46%。

    該公司對一季度發電量減少的主因解釋稱,一是由于2022年汛期來水不足,導致2023年初水電梯級蓄能同比減少61.37億千瓦時。二是2023年一季度瀾滄江流域來水同比偏枯約1成,其中烏弄龍、小灣和糯扎渡斷面來水同比分別偏枯6.7%、12.3%和13.6%。

    一季度,國投電力(600886.SH)境內控股企業的累計發電量和上網電量同比增長20%左右,但位于云南的大朝山水電站發電量和上網電量拖了后腿,同比下降6.4%左右。

    伏筆在去年已經埋下。據公開數據,去年7月云南省降水量同比減少36%,甚至較2011年云南嚴重干旱的時候低23.1%,同年8月降水同比減少24.6%,與2011年干旱年份水平相近。由于去年下半年云南主力水庫汛期蓄水量低于歷史同期,放大了枯水期的供電壓力。

    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員康俊杰對澎湃新聞分析稱,多方面原因導致了云南當前及近兩年時有浮現的電力緊張現象。在供應端,包括云南在內的多個西南省份連續來水偏枯,造成水電出力較正常年份大幅降低。而云南電源裝機結構多年來以水電為主,煤電占比偏少,可再生能源增長相對緩慢,一旦水電緊張,調節能力不足。與此同時,云南須履行外送電協議。

    在近年來產業轉移大潮下,云南電力需求端的變化也不小。“受此前招商引資政策和優惠電價吸引,以電解鋁為代表的高耗能行業赴云南建廠,大幅推高了云南當地的用電量。”康俊杰說。

    高耗能產業的引入和投產令云南電力負荷快速增長,而當電力緊張時,為保民生用電,唯有壓減耗電大戶的用電負荷。

    澎湃新聞注意到,國家能源局云南能源監管辦的一組數據披露,近年來,受省用電需求大幅增長、主要河流流域來水異常偏枯、煤源短缺、煤價高企等不利因素影響,云南省電力供應保障形勢嚴峻復雜。據測算,2023年云南省用電負荷將同比增長7%,用電量將同比增長13.3%,且未來三年每年電量增長均在200億千瓦時以上。“為充分保障民生用能、防范大面積拉閘限電和確保經濟社會平穩發展,云南省自2022年9月開始對全省300余家高耗能企業進行負荷管理。截至2023年3月20日,已累計實施負荷管理192天,累計執行電量129.56億千瓦時。”

    由于水電裝機占比大、水電豐多枯少的特性,云南在汛期曾存在較大的棄水壓力,“十二五”后期開始,用電量增長大幅低于預期,棄水矛盾日益突出,2016年棄水電量達到歷史最高值315億千瓦時。

    為消納富余電量,云南自2017年開始先后印發《關于推動水電鋁材一體化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專項政策,通過優惠電價引入水電鋁材、水電硅材等產業。

    以電解鋁行業為例。綠電優勢下,2018年開始神火、其亞和魏橋將其電解鋁產能陸續轉移至云南。據一德期貨統計數據,2019年云南電解鋁耗電量255萬千瓦時,占工業用電20%,至2022年電解鋁耗電量增加至575萬千瓦時,占工業用電達到33%,復合增長率達到31%。

    2022年,云南省用電增速達到11.8%,其中二產用電量增長14%。

    2021年,云南就曾因干旱、水電供給持續緊張壓減電解鋁企業用電負荷。2022年9月,云南電解鋁企業先后兩次接到壓減用電負荷通知,比例分別為10%、15%-30%。2023年2月,部分電解鋁企業接到第三輪限電減產通知。據市場機構Mysteel報道,因電力供需形勢仍然嚴峻,云南從4月7日起啟動新一輪負荷管理,要求4月10日執行到位(未涉及電解鋁行業)。

    云鋁股份(000807.SZ)2月底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應,公司近期收到云南電網通知,目前云南省內電力供需形勢嚴峻,水電蓄能同比大幅減少,為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要求公司開展用能管理降低相應用電負荷,公司按電網要求配合調整生產組織,在開展用能管理期間公司的電解鋁產量將相應減少,同時公司將及時優化安排好全年的設備檢修工作。

    限電漸成云南電解鋁行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少業內人士擔心,即便在豐水期電如期復產,仍不排除今年冬季再次進入減產周期的可能。

    神火股份(000933.SZ)4月14日舉行的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公司高管表示,云南神火屬于水力供電生產電解鋁,水電整體上還是要看來水情況,具體來水量多少也不可能受控制。“云南省整體的水力發電占到70%以上,火力發電占比(百分之)十幾。如果國家或者企業通過加大火電的匹配、新能源的建設等等,可能會有些改善。但短時間內這種狀態很難發生根本性改變。”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