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半島酒店推出1688元的茅臺咖啡口味月餅禮盒,內含8粒月餅,引發輿論熱議。而今年,茅臺國際大酒店官方推出了兩款月餅禮盒,售價分別為188元/盒和318元/盒,定價不算高,共計約10萬盒,目前均已售罄。
茅臺集團出的兩款月餅禮盒,外觀還是很有“茅臺”風(圖片來源 茅臺國際大酒店微信號截圖)
然而,只要沾上茅臺,終究難逃被“炒”的命運。記者發現,有“黃牛”在倒賣上述月餅禮盒,截至發稿當天報價均超過500元,原價318元的流心月餅禮盒價格更被抬高至650元以上。(據8月25日正觀新聞)
今年的月餅市場,原本應該是非常低調,非常親民、非常簡約低碳的。因為國家發改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未雨綢繆,早在6月7日就發布了《關于遏制“天價”月餅、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公告》,明確細致地指出,對單價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包裝要遵守強制性標準,不得使用貴金屬、紅木等貴重材料,不得以任何形式搭售、混合銷售其他商品。
電商平臺上還是有很多正價或略加價的茅臺月餅售賣(圖片來源 網絡截圖)
這一監管公告,拳拳到肉地打中了近年來月餅市場的亂象。如果說經營者還要賣超過500元的貴價月餅,還想靠各種過度包裝,營銷炒作哄抬月餅價格,那不就是往監管的槍口上撞嗎?所以,相比較起去年的茅臺酒月餅,茅臺今年推出的月餅,價格相對較低,并且未含茅臺酒成分,而且供貨量也不小,基本可以滿足市場需求,現在在電商平臺上也可以正價買到,可以說壓根沒有什么“炒賣”的價值。
導致月餅市場亂象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月餅的禮品屬性被抬得過高,個別企業為了迎合市場的畸形需求,一味地搞噱頭,哄抬價格,導致各種名目的過度包裝,層出不窮,屢禁不止,消費者意見很大,行業也得不到健康發展。
不巧的是,茅臺市場也存在同樣的問題。由于茅臺作為“國酒”的人設過于深入人心,一度成為官場腐敗的“硬通貨”,而不少消費者看到“茅臺”二字,就自動與“高價”“升值”“有面子”聯系起來,就有了一哄而上趕緊搶購的沖動。當商品供給量有限的時候,一旦消費欲望受到了不適當地刺激,就必然有“黃牛”渾水摸魚,大肆“倒賣”“炒賣”。
由此可見,茅臺月餅可以說是“噱頭”的疊加,價格亂象的重災區。“黃牛”不會告訴你,今年的市場風向早已變了,也不會告訴你,花高價買回去,可能也只能自己吃。而如果純粹只是為了吃或正常親友饋贈的話,即便買不到茅臺出的月餅,市場上類似口味的月餅也非常多,實在沒必要為了跟風、為了面子花高價去買。買了吃不完,也是一種浪費。
茅臺是用來喝的,月餅是用來吃的,都不應該用來炒。市場風氣和消費慣性或許沒有辦法在一夕之間改變,但國家相關部門遏制惡意炒作,推動月餅等節日食品回歸大眾消費品屬性、回歸傳統文化本源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超過500元就重點監管的規定,不能因為是私下二手倒賣就被打破了。對于這種頂風作案,坐地起價的行為,監管部門應聯合相關平臺,及時予以關注和規范。
茅臺大酒店的相關聲明(圖片來源 茅臺國際大酒店微信號截圖)
月餅的出品方茅臺國際大酒店,已經趕緊發表了聲明,表示要堅決抵制此類加價倒賣行為,并呼吁消費者理性消費。這個話,消費者要聽進去,因為不管是茅臺,還是月餅,打擊各種惡意炒賣行為,讓市場回歸良性發展,讓錢能花得物有所值,最終受益的都是消費者。所以,不該跳的坑不要跳,不該湊的熱鬧,還是別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