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疫情改變了樓市走向,也為眾多剛需客帶來了機會。如果沒有此次疫情,按照管理層對樓市的定調,今年大概率還是會處在強調控之中,即便部分城市調整,也只不過是為了防范過冷。
但是,疫情改變了一切。
兩個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的經濟沖擊,無法忽視。
數據顯示,1-2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下降2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3.5%。
截圖來自國家統計局極度依賴人流量的樓市,自然也無法幸免。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1—2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8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9.9%。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39.2%,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48.4%,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46.0%。商品房銷售額8203億元,下降35.9%。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34.7%,辦公樓銷售額下降40.6%,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46.0%。
截圖來自國家統計局
看走勢圖,用“斷崖式下跌”形容,毫不為過。
這還只是全國的籠統數據,如果細化來看,很多城市都是零成交。
據經濟日報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2月份不少城市出現了新房和二手房“零成交”現象,房企破產數量同比上升。
此背景下,許多房企扛不住了,許多城市的財政也捉襟見肘。
邏輯很簡單,房屋銷售是房企資金的重要來源,此外房屋銷售冷暖影響土地一級市場,許多城市仍依賴土地財政。于是,各大城市紛紛出招,有的為房企減負,有的直接發放購房補貼刺激消費,有的降低落戶門檻,有的則放松樓市調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無錫、西安、上海、深圳、廈門、南昌、衡陽、南京、鄭州、佛山、蘇州、三亞、???、駐馬店、杭州、濟南、南寧、欽州三四十個城市出招了。
其中,上海、西安、無錫、南昌、南京等城市出臺土地新政,分期繳納土地出讓價款、允許變更出讓價款繳納期限、順延土地評估和規劃條件有效期、調整履約監管方式、容缺辦理相關規劃許可手續。
深圳、鄭州、武漢、長春還分別從解凍預售資金、幫助企業貸款、放松預售監管、降低預售標準來幫助房企渡難關。
桂林、欽州、東興、玉林、衡陽、撫州等城市直接“真金白銀”給買房者送福利。
衡陽市規定:對購買新建商品房(含住宅和非住宅,非住宅不含車位、車庫、雜物間)和存量住房,簽訂網簽協議并繳納契稅,所繳契稅稅率為1%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對購房人予以全額補貼。 所繳契稅稅率為1.5%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的2/3對購房人予以補貼;所繳契稅稅率為2%以上(含2%)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的50%對購房人予以補貼。 新建商品房項目地下車位首次出售的,由市財政按1000元/個的標準對購買人予以補貼。
江西撫州則提出,購房者每平米補貼150元;廣西欽州對購買新建商品房的購房者給予100%契稅補貼,同時放寬各類型商品住房銷售價格備案范圍。
除此之外,近日天津、蘇州下調了落戶門檻,到底是搶人還是托底樓市,虛虛實實難以分辨。
而廣州白云區一周前發布新政,人才購房可享優待,其中人才認證的標準為:
在白云區工作連續滿一年,具備中級或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具有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或在白云區注冊企業擔任中高級管理職務的,就可以納入到相關人才認定的范圍。
這只是開始,后續會有更多城市發布奇思妙想的招數來刺激樓市。
當然,各大城市的招數只能在管理層設定的紅線之內,不能觸碰紅線,更不能突破紅線。
此前,河南駐馬店、浙江海寧就是例子。
駐馬店為刺激樓市,不僅給補貼,還給樓市加了杠桿,提出將公積金購房首付重新從30%下調至20%。而浙江海寧3月24日發布新政,將放開住房限購一個月。
結果,駐馬店被河南省政府約談,海寧一天后被收回。
管理層的意思很明確,為應對疫情的沖擊,各城市可以出招讓樓市回暖,但不能觸碰調控的總基調,不能讓樓市重新暴漲起來,將四年來的調控成果摧毀。
換言之,樓市可以回暖,但不能過度回暖。此趨勢下,對于剛需客來說,是上車的好機會,畢竟在樓市強調控之下,能有低門檻上車、有購房補貼、低門檻落戶的機遇并不多。
對于中心城市的長線投資客來說,也是入手的好時機。原因有二:1、和剛需客一樣,在樓市強調控之下,能有低門檻上車、有購房補貼、低門檻落戶的機遇并不多。剛需如此,投資購房亦是如此。
2、從歷史來看,疫情過后,樓市將迎來觸底反彈。2003年的非典便是如此。
此外,中國中心城市,除了深圳、上海、北京、廣州等為數不多的城市擺脫了土地財政外,多數城市仍較為依賴。中國的土地財政仍會持續,各大城市仍會采取擠牙膏式的土地供應方式,土地價格還會上漲,土地價格上漲,房價就很難實質性下降,非但不會下降,還會在土地財政和人口推動下,繼續上漲。換言之,中心城市的房價,未來仍會上漲,只不過調控之下,不會暴漲,而是慢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