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除了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之外,其余的企業和個人,均不得面向社會公眾公開宣傳并吸收存款。

二、融資性擔保公司嚴禁從事的業務:
不準吸收存款或變相吸收存款。
不準開展違法違規理財業務。
不準發放貸款、受托發放貸款、受托投資。
不準誤導社會公眾向企業存款。
不準為違法違規借貸行為擔保。
不準擅自設立任何形式的分支機構。
不準虛假出資、抽逃注冊資本金。
不準進行任何形式的違法違規宣傳。
因此,所有公司名稱中包含“擔保”字樣的公司,均不得從事理財和放貸業務。
三、小額貸款公司
所有持有正規牌照的小額貸款公司(名稱中包含小額貸款公司字樣),只能使用公司注冊資本金和自有資金依法規范開展小額貸款業務,貸款利率不得超過司法部門規定的上限,不得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資。
四、典當行
嚴禁從事理財和存款吸收業務
五、各類野生機構
投資公司、投資管理公司、財務公司、財富管理公司、投資咨詢公司、電子商務公司、金融服務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創業投資公司、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保理公司等等五花八門的野生機構,均不具備吸收存款資質。
期限金額匹配的居間(撮合中介)業務,與吸納存款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民間借貸撮合,可以用一個比較時髦的詞語:P2P。
P2P的本質是兩個對應需求的個體進行匹配,需求的要素包括量、價、時、空等等,比如:借款人張三需要一筆50萬元的資金用于生意周轉,期限6個月,以價值80萬元房產作為抵押,愿意支付的成本為月息2分;此時對應有李四手中一筆閑散資金50萬元半年內可以借出,收益要求為月息1分5以上,限制條件為必須有不動產作為抵押物。那么在張三李四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對應的需求,經某野生機構老板王五撮合成交。這是一次需求匹配的過程,也就是P2P。
存款是什么呢?存款就是在沒有資金用途和實際項目的時候,皮包公司孬蛋忽悠你說把錢放在我這吧,我一個月給你2分息。投資客蔡九經不起忽悠,拿了500萬就甩給了孬蛋,孬蛋拿著這筆錢大概會去:包二奶、吃喝嫖賭、揮霍一空、用了三個月把錢放出去、拿去買地蓋樓、拿去自己工廠周轉、拿去還以前的舊賬.........
孬蛋最后能還得起錢嗎?還錢是小概率事件,還不上才是正常。為毛?因為期限金額錯配了,產生資金池成本了,動輒2分以上的月息,能扛得住資金池成本的都在金三角。
期限金額錯配是理財機構的萬惡之源,沒有資金池的時候擔心業務來了沒錢放,有了資金池以后業務不來利息要自己扛。利潤不足以覆蓋資金池成本,孬蛋就得一直虧損,一直虧到資金鏈斷裂。
在前人交了許多智商稅以后,理財客戶學聰明了,知道資金池不安全了。但是孬蛋們也學精了,偽造、虛構借款人和借款項目這些技能,被普遍使用。判斷每一個借款項目是不是真的,方法有很多種,最簡單的就是看該筆借款合同項下是否控制了借款人的優質資產,資產是否具備很強的變現能力,如果有就玩,沒有就閃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