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社會恢復正常運行狀態,經濟得到復蘇,后疫情時代汽車市場也頗有苦盡甘來之意。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7月,乘用車銷量環比小幅下降,同比繼續保持增長。當月共銷售166.5萬輛,環比下降5.6%,同比增長8.5%,增速明顯高于上月。
在下半年的開始,中國汽車市場呈現出不錯的態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對未來幾個月的車市保持樂觀態度,預計銷量同比正增長3%—5%,下半年將持續走強。”
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汽車市場也呈現出分化態勢。據中汽協數據,與上年同期相比,法系乘用車銷量降幅超過70%,韓系也呈微降態勢,但日系品牌增速接近20%。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呈增長趨勢,轎車、SUV和MPV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9.1%、45%和64.9%,表現好于上月。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目前來看,法系產品本土化能力和營銷體系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壓力相對較大。
此外,《道哥說車》編輯注意到,在疫情時代也催生了一些疫情時代獨有的營銷方式如VR選車等線上營銷。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隨著疫情的好轉,這并不是未來的銷售趨勢。
大盤走低,2019年汽車市場加速下墜。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數據,2019年國內汽車總銷量2576.9萬輛,雖然繼續蟬聯全球第一,但也遭遇了8.2%的同比下滑,相比2018年2.8%的跌幅更甚。
顯然,低迷下行、銷量慘淡已然成為2019年車市的代名詞,優勝劣汰在各個細分市場體現得淋漓盡致,市場冷暖,只有車企自知。在這大浪淘沙的一年,“馬太效應”讓弱勢車企無所遁形,但同時,越是風大浪急,越要平穩航行,這也催生出許多新晉“扛鼎者”接棒新一輪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