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科技 >

    微軟終于加冕SaaS之王:邪惡的捆綁訂閱

    條評論

    微軟終于加冕SaaS之王:邪惡的捆綁訂閱

    Outline:

    Rundle是好營收,SaaS是好Rundle

    稱王之路

    免費進來

    再漲價

    安全性,CIO

    逐步提高體驗

    3. 結果:雖然技術創業公司不斷涌現,但屬于他們的黃金時代已經終結

    Rundle 捆綁訂閱

    筆者認為,過去40年,整個數字+消費電子行業已經特別清晰,只做硬件是明確不行的(消費電子尤其差,比如筆者之前寫的松下文章:為什么松下做了無數產品,卻不是個偉大的公司?),多數做軟件、App和網站的日子過得也很糟糕。

    數字行業日子過得最好的,只有兩種生意:

    A. 防御性DAU;B. Rundle

    之前我們寫C端App的PMF和壁壘,C端App壁壘來自于什么,結論是只有UGC、網絡效應和Cornered Resource/Crown Jewel。這塊我們之前已經分析的比較多了,參考這篇文章:七種力量:公司贏得P/MF以后如何一贏到底

    今天主要講講Rundle,華爾街的寵兒。

    Rundle 是一個生造的新詞(Recurring Revenue Bundle),大致意思就是“捆綁訂閱”。為什么 Rundle 這么牛呢?因為華爾街早就看出來了營收和營收之間差的很遠,有2倍P/E的垃圾營收,也有30倍P/S的神級營收。

    Rundle(包括SaaS)就是后者。

    一個公司什么新產品都不做,只要能把現有的垃圾營收慢慢轉變到 Rundle 營收里,市值就能漲幾倍。Adobe從2012年的15倍PE到現在的50多倍(跟增長率也有關,14年最高到過150倍PE),主要就是把 Photoshop 的收入改成了Creative Cloud的Subscription,目前1400億美金。

    Rundle策略防御性很強。Rundle約等于“數字時代的自助餐”,由于數字時代邊際成本為0,天生是有較高檔次的防御性的 —— 第一名的Rundle如果跑遠了,能完虐第二名。比如Spotify、Netflix、Adobe、Office 365、飛書、Costco... 越是頭部的Rundle,越能加更多的功能和產品,能堆更多的研發和內容制作。定價可以比第二名高,用戶還比第二名多,兩者相乘,第二名投入會差一個數量級,越來越追不上。

    同時,C端 Rundle 是信用卡默認續費,而不是默認斷簽。用戶需要做的決策是,我要不要去打電話取消訂閱?多數人就不去打這個電話了 —— AOL倒閉十年后還有人自動續費。B端SaaS Rundle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一個公司一旦用上了一套軟件,尤其是協作的生產力軟件,想換掉可就太難了。

    微軟稱王之路:免費捆綁

    微軟是怎么將 Rundle 打法執行到極致,從而在軟件世界里加冕稱王了呢?

    SaaS Rundle制霸之路三步走:

    加量不加價,免費進來

    再捆綁漲價

    安全性打動CIO,逐步提高體驗

    每年,微軟都突然宣布Microsoft 365訂閱里免費加入了新的軟件。

    比如:“不用額外交錢,你的微軟賬號今天就可以使用Teams啦!”

    相比于Slack的搜索限額和Pro版本$7.25每月;微軟365只要6美金每月,還包含了必備的Office全家桶和One Drive,Microsoft Teams四舍五入就是免費??!

    雖然說Teams可能聊天沒有Slack好用、視頻會議沒有Zoom好用,但是他免費??!

    互聯網最傳統的增長方式就是別人收費我免費了;70分免費產品打贏80分收費產品的例子比比皆是。Slack也不例外,很快敗下陣來。

    現在的差距已經擴大到不在一個數量級了。

    第二步,故技重施

    將 Slack 打趴在地上,又聽說 Miro 估值175億美金了?還有 Figma 賣了200億美金?安排!

    立刻又抄好了Miro/Figma Jam,把2018年的Microsoft Whiteboard改版、包裝成也還可用的新產品:

    又聽說 Canva 都估值400億美金了?

    也安排上!

    上周的微軟發布會上,Microsoft Designer非常亮眼,尤其是配合上自己的被投企業 OpenAI 的 DALLE2,眼看就要彎道超車打 Canva 一個措手不及了。

    事不過三 —— 據說硅谷已經遍地在用 Notion 寫文檔了?這不是要挖我們Office的祖墳嘛!Microsoft Loop頂上!

    這一手組合牌,打得是規規整整,全硅谷的創新者們瞠目結舌,眼睜睜的看著老巨頭煥發又一春,把自己的產品剽竊完,免費塞進Microsoft 365的Rundle里...

    我都能想象到微軟產品經理和工程師的對話:“就照著那個舊金山的公司抄啊,產品結構和功能細節,一個都別改,就好好抄!”

    沙丘路上的投資人想必會對下一個來做生產力SaaS的創業者來一個祖傳靈魂拷問:

    “你這個產品,微軟要是做一個放進365里,怎么辦?”

    (效果是創業者心靈創傷100點暴擊)

    第三步:Microsoft 365加價

    終于,免費捆綁養肥了可以殺了 —— 2021年,微軟整整忍了10年,免費給Rundle里加軟件加了10年,加價,他來了!

    這時候,這么多軟件,用都用上了,才漲價1~3美金,好像也沒多大事兒... 不至于為此而退訂吧。嫌棄歸嫌棄,還是真香定律??!

    筆者在這里下一個論斷:這個價格顯然不是微軟戰略的終點,未來會持續多次加價,直到造出一個令人吃驚的凈利潤霸王龍。

    產研和利潤的飛輪一旦轉起來,就是長坡厚雪,越來越難以招架。

    未來微軟SaaS終極的比較優勢是

    行業最高的安全性(對于CIO來說,選微軟還是選硅谷小破創業公司?)

    無與倫比的分銷渠道(先免費捆綁,養肥了再加價)

    2D軟件行業正如筆者五年前預言的一樣,越來越“投行化”,就像那些制藥公司,徹底壟斷了大塊兒的利潤。創業者只能做一些前期“創新藥”的研制,然后公司被大廠或抄襲或收購(城下之盟不會有好價錢的),淪為整個價值鏈里微不足道的一小環。

    為什么能這么搞?微軟的PR/GR

    讀到這里,有心的讀者可能要問了:這幾招不是微軟25年前玩剩下的嗎?

    當年網景如日中天,不就是被蓋茨用 Windows免費捆綁 IE瀏覽器 給消滅掉的嗎?李彥宏在硅谷種菜的時候還為這段公案寫了一本書呢:

    邪惡帝國不是被美國司法部給拆散了嗎?比爾蓋茨不是還因此被迫退休嗎?

    當年的司法部反壟斷調查,曠日持久,歷時將近10年的較量終于塵埃落定。

    微軟提出與司法部重新和解,并于2002年11月達成和解協議,司法部不再要求拆分微軟,而微軟付出共約18億美元的和解費用,并不得參與可能損及競爭對手的排他性交易、公布Windows的部分源代碼使競爭者也能在Windows上編寫應用程序。

    網景呢?早就消失于軟件歷史的長河中了。

    歸根結底,當年的官司,微軟是大勝了:不僅贏了里子(沒有被拆分),還成功的輸了面子—— 全天下人都認為微軟輸了官司,被重重的懲罰了(并沒有...)。

    蓋茨也卸下了邪惡帝國的掌門人角色,認認真真做了20年的慈善。一代人時間過去了,微軟確實是洗刷了當年的形象。

    又換上來了 Satya 這么允執厥中的智慧角色,從不行差踏錯,個人ego賊小,終于可以披著好人的皮來做壟斷大計了。有扎克伯格在前面拉仇恨,美國公眾盯上微軟的捆綁訂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馬克思說,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一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甭管披著多么光鮮和“睿智”的皮。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