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科技 >

    要給11億用戶的微信導流

    條評論

    要給11億用戶的微信導流

      詳細內容如下:來源投中網零度工作室作者林桔

      微信仍在繼續增加自己多方位的功能。 12月23日這一天,成立三年的企業微信,第一次公開、獨立地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宣布企業微信與個人微信功能互通。

     

     

      微信的月活增速,三季度已降至6%,早不是三年前的30%左右。它需要更多功能刺激用戶。投中網梳理,2015年以來,每當微信月活增速放緩的“關鍵時刻”,它就嘗試增加新的功能。比如,2017年1月9日上線小程序,11月23日的兩大更新或亦是如此。

      移動互聯網流量已經見頂,2019年二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甚至首次出現負增長。消費端市場下行或不可逆,騰訊在去年9月30日宣布轉向產業互聯網。而在這個轉變過程中,擁有超過11億用戶的微信(以及海外版wechat)扮演的“連接器”,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它既要連接C端,也要連接B端。在這樣的情況下,互通的企業微信可以為微信導流,也承載了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一定的需求。

      企業微信走向消費者,更像客戶管理工具

      與競品釘釘隔三差五聯合電視臺、視頻網站舉辦發布會不同,企業微信略顯低調。12月23日是它成立三年以來,舉辦的第一場獨立大規模發布會。會上公告,企業微信與個人微信進一步互通,作為“效率工具”,縮短企業與消費者的距離。簡單來說,在企業管理自身員工之余,企業微信更像一個企業對客戶管理的工具。

      以在現場作為展示的天虹商城為例,用自己的微信掃描器二維碼,即為導購員“小彩虹”,后面帶著一個橘色的字標“@天虹”,代表這是天虹的企業微信。也即是,這位導購員從企業微信端與在個人微信端的客戶直接溝通。

      對企業來說,這樣的互通便于客戶管理,即便“小彩虹”離職,只要客戶不刪除該微信,新員工便可以“繼承”她的客戶信息,在了解客戶的歷史需求情況下,繼續為其服務。“客戶關系會沉淀在企業的CRM系統中。”企業微信產品總監林莉說。

      對客戶而言,添加“小彩虹”的企業微信,既不占用微信5000名好友名額,也不會像個人微信的客服人員那樣可能存在營銷信息騷擾。因為企業微信會有統一管理,企業可查看下屬成員發表的內容,也可統一創建內容,成員確認后才可發表到客戶的朋友圈。

      除此之外,圍繞著通信功能,企業微信還更新了包括,企業員工可以搭建外部群聊、為客戶提供多對一或一對多的社群服務模式等。一位負責公司ERP系統(包括OA系統)的技術人員告訴投中網,企業微信本次更新以移動溝通為主打,趨向于售前與售后管理。

      這與大眾認知中的企業內部系統略有不相同。該技術人員稱,目前企業微信和釘釘免費為企業提供的是簡單OA系統,流程上幾乎是單線性的業務,但企業內部的OA流程很多需要多線性。以釘釘為例,如果要滿足企業的需求則要進行二度開發,費用在7位數以上;而找第三方開發簡約版ERP系統,可能只要6位數。企業微信亦然如此,增值服務需要付費。企業微信提供了第三方應用市場,企業按需下載并進行付費。

      企業微信并非要成為類似用友這般企業ERP系統開發角色。微信的產品經理張小龍對企業微信的定位是,“人即服務”。即讓企業成為客戶“專業的朋友”,同時聲稱并不騷擾微信個人用戶日常交流。這樣一來,對用戶而言,工作的可以歸工作,私人微信的仍歸私人微信。

      “微信沒有為了辦公而設置的場景,所以會有功能需求的不足。企業微信彌補這種不足,所以一定要打通微信。”企業微信合作運營總經理李致峰告訴投中網。企業微信與個人微信打通,從2018年3月開始,但經過近兩年時間才對外正式公布、開放。對此,李致峰稱緩慢是微信一向謹慎,目的是為了防止灰黑產業。

      根據企業微信提供的數據,截至12月,企業微信服務超過了250萬家真實企業,擁有6000萬活躍用戶。對比來看,在2015年1月上線的釘釘,在今年8月宣布其個人用戶已超2億,企業組織數超1000萬。

      不過,有龐大的用戶群體的微信,是天然的C端市場。這正好滿足了服務和零售業行業的需求,能更好為其服務者、消費者、服務對象提供服務。這或也是企業微信區別于釘釘最大的優勢。

      “這點走了跟釘釘有點差異化的發展。”上海一名不愿具名的資產管理公司合伙人告訴投中網。他表示比較看好企業微信,“張小龍提到讓微信成為企業(偏消費型)對外的窗口,可以更好的服務到客戶,溝通到上下游,能更快地反映到市場。”不過,該投資人也擔憂企業微信能改善企業盈利的程度,因為除了偏C端的行業,其他的企業圈子還較窄,能夠帶來的幫助可能沒有那么大。

      微信需要流量,騰訊需要轉型

      “我們獲得了客戶,微信獲得了流量。”中控智慧的一位工作工作人員告訴投中網。這家提供的企業安防系統應用解決方案的公司,具有門禁系統、梯控系統、訪客系統、視頻系統等軟硬件產品。從去年開始與企業微信合作,開發寫字樓門禁、訪客等系統等解決方案。即將企業微信與其硬件結合,使用企業微信的公司與其員工登記后便可直接通過人臉識別同行,訪客則在個人微信接收鏈接錄入信息,也可直接同行。

      中控智慧的工作人員告訴投中網,如果企業微信能夠談下整棟樓的公司使用企業微信,整個解決方案會很流暢。整體來看,這套解決方案中,雙方各取所需:中控智慧銷售硬件,企業微信向寫字樓公司銷售其應用,獲得用戶獲得流量。

      除了中控智慧以外,企業微信也和??低?、商湯科技等公司均有軟硬件上的合作。當一個產品功能不斷增加,滿足客戶需求,使用頻率自然會增長。連接了企業端,也連接了個人微信端的企業微信,其實也是微信的新功能,而這種功能正是工作的剛需。

      QuestMobile數據自去年便顯示,包括微信在內的騰訊系應用總體使用時長已經不斷下降。2019年三季度,微信的月活超過了11.5億人,同比增速6.0%,為近年來最低增速。增速放緩不可逆轉,這與移動互聯網流量見頂相關。

      在此情況下,微信需要做的便是不斷增加新功能和應用,比如7.0.9版本的朋友圈表情包、掃一掃升級等。投中網不完全統計,2015年以來微信共發布了13次“關鍵性”的新功能,小程序、搜一搜、看一看等,不斷滿足用戶需求,為用戶制造需求,讓更多用戶不用離開微信,也能獲得“一切”。

    微信更新:左為朋友圈評論可發布表情包,中間為“識物”后顯示相關資訊,右圖則是“識物”后下滑一屏的相關購買鏈接  微信更新:左為朋友圈評論可發布表情包,中間為“識物”后顯示相關資訊,右圖則是“識物”后下滑一屏的相關購買鏈接

      但最終騰訊要做的,是從消費互聯網邁向產業互聯網。2018年9月30日的組織架構調整,是騰訊轉型的關鍵節點。騰訊企業微信行業拓展總經理盧青偉告訴投中網,企業微信便是騰訊的TO B的7種武器之一,也是戰略型產品。七種武器,指的是微信支付、小程序、公眾號、企業微信、騰訊云、安全云、社交廣告。“我們(企業微信)跟騰訊云,跟公司的各個部門,大家都在一起協調,去完成整個騰訊的TO B大戰略。”盧青偉說。

      陸昊認為,企業微信在“七大武器”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它可以代表整個騰訊針對頭部的零售行業來做一些深度的運營和溝通工作。在此之前,企業要與騰訊進行數字化合作,“要找企業微信、小程序、微信支付,光開開會就要跟7個(部門的)人一起開,(但)現在有(我們)這個部門在做這個事情,就會很好很多。”陸昊說。

      尤其是,企業微信正式與個人微信打通后,形成B2B2C的模式。如此轉變下,企業微信成了騰訊至關重要的一環:既可以為微信導流,也承載了騰訊轉向產業互聯網一定的需求。這也是為什么今年以來,企業微信頻頻出現在公眾之中。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12月,企業微信年內動態調整10次,超過了其2016年4月上線至2018年年末的動態調整之和。

    本文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