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網友,今年六月非211、非985本科會計學專業畢業,通過校招今年七月入職某國有商業銀行,到今年九月就辭職了。辭職離開銀行的那一刻,網友覺得自己意氣風發,似乎世界都變得更美好了。但辭職后才發現現在的就業太卷了,似乎進入了職場迷茫期。網友沒有后悔從銀行辭職,因為目前仍然不看好銀行的未來發展,更是覺得不喜歡銀行的員工之間勾心斗角,銀行的工作氣氛太過沉悶,如果繼續在銀行工作難以體現個人的價值。但現在網友后悔了在對第一份工做選擇入職銀行時太過草率。網友想知道,網友的這種辭職是太沖動了,還是覺得不合適而及時止損了?大家如何看待這個網友從銀行辭職的問題?
麒鑒在做銀行的分行長時,也經常遇到這樣的員工辭職問題,我一般只問三個問題:一是不忘初心你當時為什么選擇來銀行工作呢?二是你目前對銀行了解多少?三是你下一步的工作選擇是什么?相信這三個問題是很多大學生畢業選擇就業行業和自己未來發展必然解決的問題。
一是不忘初心:你為什么在畢業時選擇入職銀行工作?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就業前提
從銀行辭職是否沖動?是否是正確的選擇?我們還是要回到你去銀行工作的初心是什么?
我曾經問過很多學生,為什么要去銀行工作?因為這是你的初心。但是很遺憾,很多人的初心就有問題。比如有的畢業生說,之所以來銀行工作是因為家里父母希望他或者她來銀行上班;有的來銀行上班是因為覺得在銀行上班男的都是高富帥、女的都是白富美;還有的認為來銀行上班就是發放貸款,別人都來求我的那種,我想給誰貸款就給誰貸款;更有的同學就簡單粗暴,就是單純地覺得來銀行上班就是掙錢多。
很多大學生去銀行工作的動機實際上并不單純,恰恰是這些不單純導致了到銀行工作沒有幾天就后悔了。上面的同學不是這樣,去銀行之前對自己入職銀行并沒有完全明確,自己也承認對選擇入職銀行太過草率,而且不看好銀行的未來發展為什么要選擇去銀行工作呢?
二是面對現實:你目前對銀行了解多少?你真的了解銀行嗎?
有很多朋友的孩子要去銀行時,我都對朋友建議:讓他的孩子去銀行支行營業網點實習兩個月,現場看看銀行到底是什么樣子?銀行的員工都在做什么?銀行工作的真實情況到底怎樣?然后你再問自己決定是否還真的想去銀行工作。
至于上面的從銀行辭職的同學,在銀行工作了兩個月,真的了解了銀行了嗎?恐怕未必。他覺得不喜歡銀行的員工之間勾心斗角,他認為銀行的工作氣氛太過沉悶,實際上這是職場新人經常遇到的問題,任何單位都不是生活和工作在真空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內卷、就有爭斗,有些爭斗和內卷是正常的現象,只有競爭才有活力,經營單位不可能一團和氣,你好我好,適者生存才是市場競爭之道。
一般我面對一些大學生短期內提出辭職時,我都會告訴他,你靜下心來,在工作崗位上踏踏實實工作半年到一年,如果你覺得仍然不喜歡那么你可以辭職。但很多大學生工作一年以后就適應了工作崗位的要求和工作氛圍,不再辭職了,有的后來甚至發展得非常好,已經當了分行的部門總經理甚至個別員工已經成了分行的副行長。
三是認清自己:你下一步的工作選擇是什么?你適合做什么工作?
人真正難的是認清自己。有的人眼高手低,什么工作都覺得配不上優秀的自己;有的人好高騖遠,認為自己應該從事管理工作,事少、責任小、錢多的那種;有的人懷才不遇,總覺得自己缺乏機會和時機,能干成大事,只是沒有人給機會。
這位同學辭職后才發現現在的就業太卷了,更覺得自己進入了職場迷茫期。實際上,是沒有真正認清自己:到底自己適合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什么能做好什么?自己能夠獲得的機會有哪些?在這些都不清楚的情境下,貿然辭職確實是太沖動了。
大學生畢業工作前,要對自己的優勢、劣勢、資源、興趣、短期目標、最迫切的需求做一個全面的分析,這樣才能穩、準、狠地找到自己的工作目標。更重要的是,一旦做出選擇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堅持自己,就可能成就最好的你。(麒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