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學期伊始,一則武漢大學某重點班多名家長在家長群中就保研條件向校方提訴求的消息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網友對此評論稱,“保研應各憑本事,家長此舉既是否定孩子實力,更破壞了公平。”也有網友由此事將矛頭對準大學家長群現象本身,質疑上大學還讓家長管是在制造“巨嬰”。
這并非大學生家長群第一次引發爭議,近兩年,輔導員在家長群中向家長訓話、上了大學家長也逃不過打卡接龍等相關內容時常沖上熱議話題。
事實上,家長群早在大約20年前便開始出現在部分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其建立之初是考慮到很多大學生離鄉到外地求學,出于保障學生人身安全和方便重要事務通知的目的,搭建一個信息發布和家校溝通平臺。
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智能建造與環境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陳永平介紹,該校10多年來都有新生入校建家長群的做法,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起到積極作用,尤其當學生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及時溝通。
“但大學生必須要有自主權,建群不是為了把學生管死。”陳永平認為,組織者應在建群之初向家長說明,家長群主要為了必要事務通知和交流,“管理得當便不會變味”。
在高校擔任輔導員的李思思對網絡上稱“大學還有家長群就很離譜”的言論也表示無奈。她認為,建立家長群,一方面是為了對學生負責,另一方面某種程度上是輔導員和校方的“自我保護”。
李思思介紹,她所在的學校曾經發生過學生向家長謊報放假時間去外地游玩結果誤入傳銷組織的情況,也有學生掛科到退學家長都不知情的事情。“學生出了事,家長就找學校,第一個矛頭就對著輔導員。”
相關人士認為,大學家長群是家校溝通的一種便利形式,與中小學家長群有本質不同,家校雙方都應注意使用要有度,嚴守界限。
“獨立”是高校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