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下半年四川省2022屆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招考筆試順利舉行。根據中公教育選調生考試的相關公號消息,此次四川選調生考試預計總報名人數約11280人,總招錄1856人,報錄比約6:1。而在去年,四川省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筆試實際參考人數7285人,報錄比約2:1。
四川此次緊缺專業選調生考試報錄比創下新高,但四川并非選調生考試“最卷”省份。比如,安徽省2022年定向選調公告顯示將招錄300位選調生,而在報名結束前三天,報名人數已經達到2618人。2022年屆福建選調生考試報名總人數為8351人,創下歷史新高,招聘選調生400人(博士生不包括在內),扣除相關報名的博士生,本科和碩士選調生報錄比也接近20:1。
中公教育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面向2022屆應屆生招錄的各省選調生公告累計已經發布了40個以上(不少省份會專門針對清北生或博士生另外發一個選調生公告),目前已發布了公告的省份大部分已經結束了報名,報名人數確實再創新高,尤其是只面向雙一流高校招錄的公告,報名人數同比增長30%-50%。
記者采訪了多位參與2022屆選調生考試的學子,“競爭較公務員小”、“發展前景好”、“穩定”等,都成為許多名校學子參與選調生考試的原因。
選調生競爭激烈
從相關數據來看,2022屆選調生的考試競爭實在激烈。
所謂選調生,是指各省有計劃地從高等院校選調品學兼優的應屆大學本科及其以上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和縣級以上黨政機關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人選進行重點培養。
從參考資格來看,各省對于能考選調生的高等院校并不一致,但一般劃定范圍在50所高校之內,有些省份的選調生劃定范圍更小,是只有名校生才有機會參與的一場考試。
比如,安徽省2022年度面向全國部分重點高校招錄選調生公告顯示,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22所高校,選調300名全日制應屆大學畢業生。
其中,博士研究生30名,碩士研究生160名,本科生110名;省直職位48名,省轄市職位252名。
記者統計了其他發布選調生公告的省份,基本都采取“985高校+少數211高校+省內重點高校”,如安徽省甚至一些985高校都未能入選,也有一些省份劃定的范圍中全部為“雙一流”。
中公教育相關人士指出,一般來說,各省招錄選調生一般會分別向“雙一流”高校以及省重點院校和其他普通院校進行圈定,部分省份會將“雙一流”高校和省重點高校合并招錄。
“選調生競爭小,因為學校的要求已經卡死門檻了,很多人考不了。另一方面是,選調生以后的發展可能比起省考普通的鄉鎮崗好一點。”報名參加了2022屆選調生考試的沈睿(化名)對記者直言。
但就算是門檻如此高的選調生考試,不少省份2022屆考試的報名人數也創下新高。
除福建之外,中公教育的數據顯示,2022屆廣東選調生考試最終報名人數是46413人,報錄比高達23:1。此前的2021屆廣東選調生考試最終報名人數是33127人,報錄比18:1。
此外,中公教育的信息顯示,江蘇2022屆選調生報名成功11333人。根據相關公告,2022屆江蘇面向部分“雙一流”建設高校和省內普通高校,選調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2022年應屆優秀畢業生500名。據此計算,江蘇的選調生報錄比也超過20:1。
此外,湖南2022屆選調生報名結束前1天,考試報名人數已突破萬人大關,共計11319人。2022年,湖南計劃選拔選調生800名,其中省直機關100名、市州直機關300名、鄉鎮400名。按此計算,湖南的選調生報錄比也接近15:1。
中公教育相關人士指出,面向2022屆應屆生招錄的各省選調生公告累計已經發布了40個以上,招錄人數2萬余人,大部分的省份對比去年增幅較小或保持一致,但也出現了甘肅、山東、四川等省份招錄人數下降40%-50%的情況。
“基本上各省份的報錄比超過了前幾年的1:10這一水平,不過這部分人各省輪考的情況非常明顯,根據已經結束的筆試情況來看,各省缺考人數也較高。”中公教育相關人士指出。
名校生為何“內卷”?
記者發現,幾乎各個省份都有部分崗位專門針對清華和北大的考生定向招錄。
但即使是清華、北大的定向招錄,也需要“競爭上崗”。以綿陽市發布的信息為例,綿陽市2022屆第一批急需緊缺專業選調生計劃面向清華、北大等12所高校招錄25人,共有57人報名,其中清華、北大考生15人。第二批計劃招錄75人,第一、二志愿共有1776人報考綿陽,其中第一志愿154人。按此計算,綿陽市第二批招錄的選調生,報錄比也超過23:1。
相對來說,學校更為出名,對于相關學子考選調生更有優勢。
今年11月剛剛成為安徽省選調生的洪媛(化名)對此印象深刻,她告訴記者,她參加了三地選調生考試,第一次是中央選調生。“中央選調生的話,一般的學校是不會有名額的,所以如果你的學校不在那個范圍之內,都沒有報考的資格。”
即將參加2022屆選調生考試的沈睿表示,她所在的學校是普通雙非一本,只有廣東會在其中招聘選調生,其他省都不會把她所在的學校劃入,因此她考不了其他省份的選調生。
而幾乎所有參與選調生報考的學子,都感受到了這一頗有門檻的名校生考試“內卷”的加劇。

“因為每一年我們的筆試面試成績都會公示,所以我考完之后就查閱去年的成績,前幾年只要120多分就可以進面試,然后今年都要130多分才可以。”洪媛表示。
同時,她也發現自己不少學弟學妹都在咨詢選調生考試的問題,因此感覺競爭已經越來越大。
記者還采訪了另外4位參與選調生考試,或者已經考上選調生的名校學子,他們也都感受到選調生競爭的加大。
“這從報名的人數上升中也可以看出來。”洪媛說,“想要考選調生的原因也很簡單,我在查閱公務員資料的時候發現,對于應屆生來說考選調生的競爭壓力比國考和省考更小,而且可能發展前景更好。”
除了“競爭壓力相對小”、“發展前途更大”、“穩定”等原因,不少省份會給選調生一筆數萬元甚至十余萬元的安家費或補助,這也是相對于其他公務員的額外福利。
比如,黑龍江提出,招錄到省直單位的定向選調生,每人給予1000元/月的租房補貼,連續發放5年。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給予8萬元、6萬元、3萬元的安家費補助和2000、1000、500元的每月補助(連續三年)。
內蒙古更是大手筆,提出在重點管理的5年內,給予選調生適當經濟補助,博士研究生每年6萬元、碩士研究生每年4萬元、大學本科生每年2萬元。
中公教育相關人士指出,之所以不少省份會給補助,一方面是選調生本就是優中選優,是國家年輕干部的后備力量,各級政府相當重視這部分人的培養管理。其次,因為選調生大多數都是異地上崗,和普通公務員在老家工作,離家近的特點區別比較大,因此給予適當的補貼作為補償,尤其是解決很多選調生上崗后安家的實際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來,選調生大多需要進入鄉鎮村等一級掛職鍛煉,條件相對比較艱苦,給予補貼也展現了政府的關懷。”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