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校園霸凌?
被孤立、被扔用過的紙巾
體育課無人接球還被用球砸
被一群人拳打腳踢、被推搡下樓
還是被脫了衣服錄視頻發到網上...

電影里的霸凌情節是不是夸大了?
事實上,這可能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
全球每年有2.4億學生遭受校園霸凌
占總學生數的三分之一
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
《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
2015年-2017年
57.5%的校園暴力案件
為故意傷害案件
高達88.74%的案件
導致受害人存在傷亡情況


那么——
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頻發的原因
有哪些呢?
一、家庭教育的缺乏,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頻發。
二、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頻發 。
三、監管的缺失,造成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四、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了校園欺凌事件的頻發。
五、學校教育缺失,導致校園欺凌事件頻發。
所以——
當我們遇到校園暴力時
我們該怎么做呢?
一、私力救濟。根據調查,有四分之一受害者選擇獨自沉默。請學會借助身邊力量,保護自己,向父母、老師、朋友求助。
二、公力救濟。保留證據,及時報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霸凌者的行為構成行政違法甚至刑事犯罪的,公安機關將依法追究其行政或刑事責任。
三、自力救濟。如果你缺少私力救濟的途徑或公力救濟的機會,法律給你打回去的權利。根據《刑法》第二十條第一款的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1.有現實的不法侵害發生時才可以正當防衛;2.只能針對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實施防衛行為;3.防衛行為不能超過一定限度。4.必須基于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實施防衛行為。5防衛的對象必須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
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校園暴力,在最應該獲得安全感的時候被恐懼包圍,于是,自卑、恐懼、絕望、不安、焦慮、抑郁將會伴隨這個孩子的一生,即便是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之后,校園是充滿青春、青澀、回憶的地方,反霸凌人人有責,不要讓校園成為無盡的地獄,真誠的呼吁廣大同學:涵養理智,莫讓美好的青春蒙受沖動的懲罰,杜絕校園霸凌,從我做起!
來源:安徽檢察、蕪湖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