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教育 >

    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線

    條評論

    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線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文/牛皮明明

     

    人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來的,更需要的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歷程!

     

    01

     

    我曾在西藏生活過兩年,那兩年,我常一個人騎車翻山越嶺。我喜歡把我那輛捷安特自行車蹬得飛快,好像往事就會隨著風倒退一樣。

     

    有一次,我遇到一對父子,孩子大約十來歲。他們騎車環游中國,我遇到他們爺倆時,他們剛剛到達拉薩站。

     

    我很詫異:這么小的孩子,騎車環游中國,是不是太苦了點!他的父親給我的回答是:

     

    給孩子一個生命,你就應該讓這個生命更精彩點!

     

    這個事,過去好多年了。他們父子的相貌,我已完全忘記。但唯獨這句話,我卻銘記在心,并且指導著我去教育我的女兒。

     

    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光是為了生活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父母疲憊于讓孩子選好的幼兒園,疲憊于給孩子選學區房,疲憊于讓孩子學更多的生活技能,疲憊于孩子的考試成績,疲憊于自己的收入是否滿足孩子成長成本、未來規劃。

     

    是的,每一個父母光是為了生活,就已經筋疲力盡了。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02

     

    我很開心我的母親在我小時候,并沒有讓我學習所謂正確的知識。

    他們沒有讓我背誦枯燥的《三字經》、《弟子規》,直到現在,作為孩子必修課的《三字經》我一句也不會背。

     

    我的母親沒有這樣教育我,并不是因為她不想,而是因為她自己也不會。

    正是因為她的“無知”成就了我的任意生長。

    她讓我在10來歲時,翻到了一本《唐詩三百首》,并讀得津津有味,還讓我翻到了一本《安娜卡列琳娜》,并因此徹夜難眠。

    正是因為他們對我的人生毫無規劃,我才得以在20來歲大學畢業后,仗劍走天涯,并選擇了靠賣文賣字討生活。

     

    我的鄰居是一名退休老師,退休后開了一個幼兒園。

    作為一名優秀又嚴謹的教師,她讓孩子過著一種地域般的生活,學習著“中國地大物博”,背誦著“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有一陣子,她來我家和我媽媽閑坐,我終于忍不住問她: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小王八蛋唯一的快樂就是滿地打滾。

     

    之后,很多年,這位鄰居阿姨見我如見怪物。

    因為在她的人生經歷里,從未有過一個這樣的人來推翻她的教育理念。

    在她眼里,我就是因為沒有接受正確的教育,才長成了一事無成的樣子。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高曉松小時候,母親教育他: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茍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

    很多人會說這是因為高家有能力追求詩和遠方,而你的家庭只能讓你茍且著眼前的人生。

     

    其實讓你茍且的不只是因為經濟能力,更多的來源于視野上的盲區,因為那些人覺得生活就應該只有一條路徑。

     

    高曉松媽媽教育高曉松,人可以不成功,但一定要多看看這個世界。

    在90年代,當大家都在追求著安穩的生活,拿一點微薄的俸祿時,高曉松卻選擇了周游世界。

    在我認識的那個時代的朋友中,他是最早開始“玩世不恭”,最早開始“自甘墮落”去游歷,去做流浪詩人,去被同時代的人嘲諷。

     

    而如今,這些最早被認為無藥可救的人群,到了中年,不但獲得了現實世界里的財富成功,還獲得了更多壯觀的人生經歷和回憶。

    反觀那些最早盯準穩定工作的人群,卻向著“油膩中年”任意滑落。

     

    高曉松教育自己的女兒Zoe,做一堆無用的事。

    Zoe學古箏、騎馬、練瑜伽、跳舞,“無用”的事干了一堆,高曉松說:“我想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

     

    這個世上,能獲得大量財富的人畢竟是少數人,如果財富是唯一的標準,那么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

    孩子如果只學會了升學考試,長大后,只學會了掙錢買房,這樣的人生,肯定也是不成功的。

     

    因為他的人生只學會了“有用”。而那些看上去“無用”的教育,去遠行、去讀詩、去游泳等等,卻讓生命有更大程度的愉悅。

     

    當滿地都是六便士時,那些學了“無用”教育的孩子,還能夠抬頭看見月亮,并充分體會看見月亮的愉悅。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高曉松和女兒

    03

     

    我從小就沒想過要對這個世界有啥貢獻。

     

    如果我寫的文章能夠影響到一兩個人的觀念,那也是我不小心為之,并不是我的本意。

    對改變別人而言,我更享受絞盡腦汁,靈光乍現出一兩個好句子時的快樂。

     

    小時候,老師問我的理想。

    我回答:當火車司機。

    這個理想直到現在,也不曾改變。

    我常常想我坐在火車頭里,戴著貂皮帽,滿頭滿臉的機油,一副牛逼哄哄的樣子。

    在mlgb的祖國大地,舉著烤羊腿,拽著19截的列車。一路咔擦咔擦過去,開心時,開著火車在地上畫個N型,不開心時畫個B型。

     

    豈不爽死?

     

    我對世界的貢獻就是這樣一路咔擦咔擦過去,令沿途的君子無不震撼:

     

    這是個什么破爛玩意。

     

    實在抱歉,讓你們失望了,我理想就這么大,而且終生不渝。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作家馮唐小時候。他媽媽告訴他:

     

    “兒子,我不會去指導你的人生,你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看什么看什么,做你自己喜歡的事!”馮唐媽媽拿半個月工資給馮唐買閑書。

     

    結果馮唐看了一堆黃色書后,卻學到了三個技能:常識,無畏,超脫。

     

    馮唐全部用在了生活和寫作中。馮唐后來說,每個牛逼的人都有一個篤定的核。

     

    任意生長的人其實都不會太慌張,因為內心篤定的人,都有那個篤定的“核”。

    那些“無用”的趣味,總會讓你學會如何和自己平心靜氣地相處,讓你體會到人生的神采、格調、情趣、韻致,這些正是那些“手段教育”給不了的。

     

    內心永遠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進了社會自然不會內心跌跌撞撞,魯魯莽莽。

     

    有人問馮唐:“成長道路上,你最感恩母親的是什么?”

    馮唐回答:“沒強迫我做過任何事情。”想了想又說:“作為母親,她很成功。如果要給她打分,我打滿分!”

     

    同樣,如果有人問我:“明明,你給你媽打多少分?”

    我會回答:“比馮唐的媽媽多1分就行了,多給1分,讓她驕傲!”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馮唐一家

    04

     

    我對我女兒的教育沒要求。

     

    如果她想回到古代,我就可以花300塊給她買件綢緞穿上,讓她大搖大擺蕩在長安街上,逢人便喊蘇東坡,喊白居易。

    我會告訴女兒:“吃著冰棍,去和他們玩吧,他們只是長得有點丑。”

     

    如果她的人生夢想就是長成大胸大屁股妞,那對我來說,我也毫無意見。因為怎么選擇,都是她的人生,她快樂就行了。

     

    因為內心強大到混蛋,比學奧數、學舞蹈更重要。

     

    導演張艾嘉的兒子出生,張艾嘉給他取了個“星光熠熠”的名字:奧斯卡。奧斯卡人生中走的每一步,張艾嘉都“規劃”好了。

     

    明星要多才多藝,于是奧斯卡從小練習彈鋼琴、參加英語補習班;明星要舉止優雅,于是奧斯卡被教導要輕聲細語,再高興也不能露齒大笑;明星要衣著光鮮,于是奧斯卡吃飯要打領結,摸都沒摸過T恤和牛仔褲;……

     

    自始至終,張艾嘉沒有問過兒子“愿不愿意”、“喜不喜歡”,她只覺得這些東西 “很有用”。

     

    “很有用”的奧斯卡從來不笑,舉止比他爸還紳士。

     

    2000年,奧斯卡被“綁票”了。張艾嘉癱了:自己的苦心打造,竟給兒子帶來了殺身之禍!

     

    張艾嘉賣掉房子,取出存款,贖回兒子,張艾嘉放聲大哭: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我要把自由還給兒子!”

     

    從此,張艾嘉不再用“有用”來教育兒子,而是帶著兒子到處瘋,過“毫無用處”的生活。

    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把用在系領帶的時間用在看漫畫書上。

     

    結果一次,在埃及,張艾嘉帶著奧斯卡騎駱駝,奧斯卡靠在張艾嘉懷里突然說了一句:媽媽,謝謝你!

     

    張艾嘉感慨萬千: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 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 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

     

    可就在落日大漠里,他那么由衷地感謝我,僅僅是因為我把自由還給了他。

     

    讓孩子過得快樂,成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個不流于俗的人,一個不諳世事的人,一個敢于跳出規則的人,真的比“有用”更重要。

    最高級的教育,是教孩子“無用”的東西

     

    張艾嘉和兒子

    05

     

    人生這玩意,其實不過那么回事??辞辶?,沒多復雜。

     

    這一邊是荷爾蒙、虛榮、欲望無止境,那一邊是悲憫、善良、人格修行無止境。作為父母來說吧,其實就是:

     

    “給他一個生命,讓他活得更精彩點。”

     

    在網上,看到一張“小P孩作息時間表”,孩子除了周一到周五學校正常的課程之外,還有古文、鋼琴、游泳、英語、拉丁舞等九種課外學習。

     

    孩子媽媽說:“我的每個安排都是有目的,跆拳道為了鍛煉身體,增加男子氣概;彈鋼琴是為了培養藝術天賦,英語是為了出國方便;練毛筆字是磨練他的性子……”

     

    三句話,離不開“有用”、“目的”,這腦袋是被馬云擠了吧。

     

    難道馬云這樣才叫成功,我這樣的小混蛋就不叫成功?其實孩子不愿意,不感興趣,花多少錢,也沒多大用,也許小p孩就想滿地打滾呢,那就讓他滿地打滾好了。

     

    孩子最可愛的樣子,就是一身臭汗,虎頭虎腦,非給他搞成一個小外交官,還是駐沙特阿拉伯的,合適嗎?

     

    說什么輸在起跑線上,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線,不過是一場奔赴死亡的旅行罷了。

    孩子從來不需要相似的人生,行萬里路永遠比讀萬卷書有趣,學那些“無用”的,孩子感興趣的玩意,永遠比安排來的教育,帶來的美好體驗更多,也能使生命得到足夠的樂趣和享受。

     

    我們如此沸騰的生活,還是非??尚Φ?。

    鼓搗大家頭破血流買學區房,報各種培訓班,這不叫教育。

    培養出一堆“實用主義”的孩子,長大后熱衷蠅頭小利,貪慕虛榮,然后繼續頭破血流買學區房,這也不叫大國崛起。

     

    人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來的,更需要的是豐富多彩的生命歷程,誰說不是呢!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