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題材是送別詩。“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姓杜的少府將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長安相送,臨別時贈送給他這首送別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文學家王勃的詩作,全詩表達了作者對朋友遠行的留戀之情,同時也勉勵朋友樂觀進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體現了作者寬闊的胸懷和遠大抱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譯
三秦之地守護著長安,透過迷茫的煙霧遙望蜀地。與你分別有許多感想,因為我們都是離家做官的人。四海之內只要存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同近鄰一樣。所以我們不需要在岔路分手之時,仿效那些青年男女流淚惜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釋
?、派俑汗倜?。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一作“蜀川”。
?、瞥顷I(què ):即城樓,指唐代京師長安城。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輔三秦:一作“俯西秦”。輔,輔佐,可以理解為護衛。三秦,泛指長安城附近的關中之地,即今陜西省潼關以西一帶。秦朝末年,項羽破秦,把關中分為三區,分別封給三個秦國的降將,所以稱三秦。這句是倒裝句,意思是京師長安以三秦作保護。
?、秋L煙:意為在風煙迷茫之中。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
?、染簩θ说淖鸱Q,相當于“您”。
?、赏阂蛔?ldquo;俱”?;?huàn)游:出外做官。
?、屎龋核暮V畠?,即全國各地。古代人認為中國疆土四周環海,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颂煅模禾爝?,這里比喻極遠的地方。比鄰:并鄰,近鄰。
?、虩o為:無須、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