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藥物能徹底根治高血壓,用藥的目的是穩定血壓,降低死亡率和高血壓所引起的并發癥,那該如何選擇降壓藥呢?
1、能不能平穩降血壓
評估目前所吃的降壓藥能不能平穩控制血壓,不僅僅是血壓達標,而且也要保證血壓保持平穩狀態。
2、有沒有出現副作用
每種降壓藥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每種降壓藥也有其副作用,不過每個人的體質年齡以及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樣,同樣的藥物在每個人身體中表現出來的副作用也不同。如部分高血壓病人吃地平類降壓藥可導致腳踝水腫,但有的人卻不會有此癥狀。
3、是否能保護靶器官
治療高血壓的最終目的并不是降血壓,同時還需兼顧保護心臟、大腦和腎臟等靶器官,防止出現并發癥。凡是能降血壓且保護靶器官的降壓藥就是好藥。
4、是否方便患者服用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需終生用藥,但用藥依從性比較差,易出現漏服或忘服的情況。因此優先選擇長效降壓藥,服用方便且服用次數少,一天用藥一次即可。
常見的降壓藥物有哪些?
1、受體阻滯劑
輕中型高血壓病人,若伴有心跳速度加快、心功能良好且伴有心絞痛或冠心病的人可以用受體阻滯劑,能減慢心跳速度和減弱心肌收縮力,進而達到降血壓目的。
2、利尿劑
利尿劑能增加排尿量,及時排出身體中多余水分,幫助調節血容量,從而改善血壓。
3、鈣拮抗劑
常見的鈣拮抗劑藥物有地平類降壓藥,能阻斷鈣離子通道,幫助擴張血管,進而降低心肌耗氧量,幫助降低血壓。
4、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又被稱為普利類降壓藥,能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和生成,進而減弱血管收縮,從而達到降血壓目的。
5、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
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又被稱為沙坦類降壓藥,能跟血管緊張素相結合,避免血管緊張素影響血壓,幫助降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