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
  2. 當前位置: 江南文明網 > 科技 > 互聯網 >

    趁小區徹底封鎖前,緊急去店里拿回600部手機

    條評論

    趁小區徹底封鎖前,緊急去店里拿回600部手機

    本文的主人公熊先生、張老板、姚師傅,在武漢數碼港、華中通信廣場和漢江路附近,經營著自己小小的門店。他們在“封城”的這40多天里,又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編者按:武漢封城!正當所有人擔心武漢即將步入混亂的時候,互聯網的力量開始發揮: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授課;網約車司機沒有生意可做,但是能立馬轉投到保障救援車隊之中;外賣商家照常營業,成為了很多人口中的“救命恩人”……騰訊科技近日推出系列策劃《我在武漢》,聚焦一個個武漢人的故事,揭秘他們如何利用互聯網,維持著武漢的正常運轉。第一期:我在武漢賣手機,由三位手機店主口述,懂懂筆記整理。

    撰文:磐子 編輯:秦言

    1月23日,對于所有武漢人而言,都是特殊的一天。

    而那些在武漢做生意的人們,生意也被突然按下了“暫停鍵”。各種各樣的餐廳、超市、水果店、理發店、洗衣店,都掩閉上了自家的店門。

    生意同樣被按下了“暫停鍵”的,還有市內大大小小的手機店。

    本文的主人公熊先生、張老板、姚師傅,在武漢數碼港、華中通信廣場和漢江路附近,經營著自己小小的門店。他們在“封城”的這40多天里,又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熊先生:手機店主,以前從未做過線上生意

    店鋪位置:大智路附近

    籍貫:湖北武漢

    年齡:48歲

    朋友圈成了新“店鋪”

    我的店鋪離家并不遠,只有一公里左右,“封城”之后我的生意也就停了,只有在必須的時候,才會偶爾全副武裝步行到店里看一下。

    封城以后生意自然就停了,而作為個體戶,不開店、不做生意就意味著沒有收入。為了生計,在兒子的建議下,我初五在朋友圈發出了第一條和生意相關的信息:有任何購機需求的老客戶,都可以聯系我,轉賬付款后,我想辦法送手機上門。

    起初我對于這一條朋友圈“廣告”并不抱太大的希望,但大約半天后,居然有老客戶通過微信聯系上我,問我手頭有沒有成色新一些的二手iPhone 8。這是年三十后第一次有“生意上門”,我跳起來立馬回復“店里有臺九成新的機器”。

    這個老客戶也十分爽快,當時就給我轉了2500元。由此可見,平日里誠信經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雖然朋友圈賣貨標價要比“店鋪”里便宜一些,但在鼠年通過網上賣出第一臺手機后,那種興奮之情還是難以描述的。不過,高興之余我也開始擔心,眼看疫情仍在加重,我要不要把店里的庫存搬回家里?

    “冒險”取手機

    我的擔憂很快成了現實。

    雖然我所在的小區出入檢查很嚴,但是還是能夠出去到店里取貨。但是在2月9日的上午我不知為何突然莫名心慌起來,總覺得不去店里把東西都搬回家心里不踏實。

    吃完午飯,我和兒子全副武裝好,按照規定辦理完出入小區的手續之后,一路小跑到了自家的店里,快速整理了一圈,先是找出好賣的手機機型,到后來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了。用大號垃圾袋一層套一層盡可能多的打包再打包,最后我們一共裝了滿滿四大袋子。

    整個過程,現在回想起來都像“做賊”一樣。我腦子很亂,完全沒有統計往袋里扔進去了多少臺手機,匆匆背上就快速奔回了家。直到回家盤點時才發現,我們倆竟然背回了將近六百臺手機,真是既驚訝又感慨。

    就在搬回庫存后的第二天,一個消息傳來:升級版“封城令”發布,市內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我所居住的小區被徹底“封閉“,不允許任何人員進出了。

    這時候,我最擔心的不是線上是否會有人繼續買手機,而是我接觸的“跑腿人”會不會出問題。大家都知道,1月23日之后,城里已經沒有快遞、沒有閃送、沒有交通工具,那么我是如何將手機送到客戶手里的?

    找非專職“跑腿”

    在封城后,一位同行好朋友告知我,如果有急事可以通過一些非專職的“跑腿人”送一些市內快件。他們白天能幫市民、商家同城送物品,也算是有求必應。

    我雖然到今天和他們都不熟悉,但仍很感謝這些非專職的“跑腿人”,如果不是他們的幫助,我的的手機生意恐怕也做不成了。

    起初,我和“跑腿人”合作時還是相當謹慎的。在朋友的介紹下,我先是加入了同城“跑腿人”的群。在第一臺手機發貨前,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在群里發布了跑腿的需求,希望能夠有順路的“跑腿人”來聯系我。

    很快,信息就過來了,和對方加了好友,約定好了取貨地點——在我家小區東側的鐵柵欄外。當時心里還是很忐忑的,生怕遇到騙子或者被放鴿子,等了20多分鐘,我終于見到了戴著口罩、全副武裝的“跑腿人”。

    這位小伙子說話不多,我將一百元跑腿費用和包好的手機交給給他后,他簡單說了兩句話就離開了。實話說,不擔心對方吞了手機和跑腿費用是假的,在忐忑中我等了兩個多小時,直到客戶告知我已經收到貨,我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截止目前為止,我通過朋友圈賣出了二十多臺手機,無一丟單、無一損壞,靠的完全就是信任。通過這些單生意,我們一家三口至少生活上沒有了問題。我想說在這個社會上,講信譽的人還是有很多的。我憑良心做了十年二手手機生意,我相信好心總會有好報。

    張先生:三年電商經歷,淘寶有店,閑魚有號

    店鋪位置:洪山區珞喻路

    籍貫:湖北仙桃

    年齡:31歲

    電商并不是萬能的

    六年前,我在深圳華強北的“一米柜臺”打過工。后來回到武漢,和以前認識的好朋友在珞喻路合開了一家小店。由于朋友大學讀的是電子商務,所以店鋪一直都有做線上的生意,我們淘寶店賣的都是全新手機,閑魚賣的是二手貨。

    因為店里有一半生意是依靠電商渠道,所以我原本以為“封城”后對生意的影響,并不會很大,但是我錯了。雖說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能做電商,但物流受限,影響了發貨,阻斷了銷路。

    就在“封城”最初那陣子,我和朋友還能開車,可以給在主城區的客戶送手機,但是后來交通管制進一步升級,自駕也無法出門了。

    有同行建議我到本地社區論壇上,找兼職的同城“跑腿人”幫忙運送手機,但鑒于城區客戶比較有限,所以作罷,生意也做不了。

    出于習慣,待在家里的一個月里,我的手機上一直登錄著千牛和閑魚。雖然我也知道,即便有買家購買手機也無法發貨的,但每天在后臺看著看著,卻也意外收獲許多暖心的關懷。

    買賣不成關懷在

    因為懶得在淘寶店和閑魚上弄停業的公告,所以在二月中旬仍有買家后臺發起消息咨詢,偶爾甚至有人直接拍下貨品付款。

    面對這些“不明真相”的手機買家,我都會逐一跟他們進行解釋,即便拍下目前也無法發貨,有部分省外的買家十分理解,二話不說就取消了訂單,并且開始關心起我,問起武漢、湖北大部分市民目前的處境,比如日常是否能夠買到肉類蔬菜,購買生活用品是不是方便,疫情影響是否在減退等等。

    我原本只為了維護電商客戶,證明“我還在”而登錄千牛、閑魚,但這也成了我拓展人脈、結識朋友的途徑。五湖四海的買家給我打氣的留言,也讓我將生意上的打擊、生活中失落,至少可以暫時忘掉。

    淚目,有人要打“白條”

    三月二號這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在手機上登錄了后臺。

    突然閑魚上彈出了一個信息,有一位浙江的買家拍下了我發布的一臺二手手機。我連忙聯系他,向他說明我在武漢,目前無法給他發貨,告訴他可以取消訂單。此時他也很不好意思地道歉,并解釋自己在拍下貨品之前,確實沒有留意發貨地。

    以為在一番解釋之后,他也該取消訂單了。但讓我驚訝的是,這位買家非但沒有取消訂單,還表示讓我先點擊發貨,然后他可以先確認收貨,將一千多元打到我賬上。他表示只要快遞、物流網絡恢復正常后,我再給他發貨就行。

    我想,可能因為買家覺得現在的我無法發貨,平時也沒有生意可做,應該蠻慘的。所以想通過先行付款讓我有資金可以應急,明白過來后,我眼圈一下就紅了。

    在盛情難卻之下,我最終還是打下了這一張“白條”,點擊了“發貨”。我希望疫情能盡快結束,我要第一時間給這位買家發貨。

    姚師傅:在武漢修了十年手機

    店鋪位置:漢江路附近

    籍貫:黑龍江齊齊哈爾

    年齡:37歲

    維修手機“跑腿”取還

    十年前,我從齊齊哈爾到武漢當手機修理學徒。四年前,我在武漢開了自己的小店,家也安在了武漢,可以說我現在已經是半個武漢人。

    我和愛人開的是“夫妻店”,她負責接待顧客和收款,我負責維修手機,店里同時也會賣一些低端、走量的千元機。“封城”之后,我的修理店就暫停營業了,本想著過完年應該差不多了,但沒曾想從臘月二十九拉閘后,店就再也沒開過,也沒法過去看看。

    沒生意做,心里肯定是慌慌張張的。結果在“封城”幾天后,有一位熟悉的客戶通過微信找到我愛人,說手機屏幕摔碎了,問能不能盡快幫他換屏維修。因為這位客戶也是用手機在線做生意的,所以顯得相當著急,我便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這時候的難題,是客戶如何才能將手機送到我手里。我抱著僥幸心理在同行群里問了一聲,誰能幫忙介紹熟悉的跑腿配送,結果同行推薦了好幾位靠譜的兼職“跑腿人”。就這樣,用戶只花了五十元就將摔壞的手機送到了我手里。

    維修完畢之后。我再以同樣的方式將手機送還給客戶,就這樣一送一返,問題不大的毛病當天就能修好。我也因此受到了啟發,開始讓愛人“在線營業”,在我們的微信朋友圈、好友群里打廣告,幫本地的用戶維修手機,一次賺些收入維持生活。

    無法精修,客戶體諒

    雖然家里也有維修手機的簡單設備,以及部分主流機型的配件,但家里確實達不到店里專業維修設備下的無塵環境。

    所以,這段時間我在家里修理好的手機,多多少少還是存在一些小問題的。例如,更換了屏幕之后的手機,屏幕下方都會出現細小的灰塵,有點像屏幕上的壞點,影響觀感。再例如,拆修的手機密封性不好,若空氣的濕度大,屏幕、攝像頭容易起一些水霧。

    這些問題基本上都和維修手機時缺少專業的無塵環境、設備有關。說實話,把這樣的機器交還給顧客,我肯定也過不了心里這一關。所以在顧客下單之前我都會和對方說明,如果顧客能容忍這些瑕疵、細小灰塵,那我也會竭盡全力確保維修后手機功能完好,對方能夠正常使用。

    好在大部分的顧客都理解我當下的難處,只要平時常用的功能能搞定,小瑕疵他們幾乎都是忽略不計。為了確保著急的顧客能夠盡快拿到修理好的手機,我有一次還拆了自己手機的配件,先給客戶的手機更換上。

    每次看到顧客發來的那些感謝的話,我都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現在是很難,但是來找我修手機的顧客可能也很難,大家現在都不容易。我做的是個小買賣,以后解禁了還要做得更大,未來店鋪的口碑能在這段時間慢慢建立起來,我挺開心的。

    【結束語】

    以上三位店主可以說是目前武漢眾多手機商家的縮影。在“封城”的影響下,他們的線下店無法營業,只好借助社交網絡群、電商的方式積極“自救”,他們在“自救”過程中也和同行、顧客、跑腿人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感,更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

    疫情之下,手機作為普通用戶生活中默認的“必需品”,承載的是學生的學業、宅家用戶的解愁、老板和商家的生意、社區街道的傳閱板。好在有這些商家的堅持,讓互聯網的作用、移動信息的傳播,發揮出了前所未有的作品。這一點,是關注手機行業這些年來最令人感動的地方。

    国产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吧不卡

    <th id="bir7t"></th>
    1. <progress id="bir7t"></progress>
      <progress id="bir7t"><big id="bir7t"></big></progress>
      <em id="bir7t"><ruby id="bir7t"></ruby></em>